|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
                银杉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
                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
                松科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
                Pinaceae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
                银杉属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
                杉公子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
                常绿乔木,高达20米,胸径40厘米以上;树皮暗灰色,老时则裂成不规则的薄片;大枝平展,小枝节间的上端生长缓慢、较粗,一年生枝黄褐色,密被灰黄色短柔毛,逐渐脱落,二年生枝呈深黄色;冬芽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,顶端钝,淡黄褐色,无毛。叶条形,螺旋状排列呈辐射状伸展,在长枝上疏散生长,近顶端则排列较密,多数长4-5厘米,边缘微反卷;在短枝上密集,近轮状簇生,通常长不超过2.5厘米;先端圆,上面中脉凹下,下面有2条苍白色气孔带。雌雄同株;雄球花单生于2-4年生枝或更老枝上的叶腋;雌球花单生新枝的下部或基部叶腋。球果当年成熟,卵圆形,下垂;种鳞蚌壳状,近圆形,不脱落,腹面有2粒上端有翅的种子;苞鳞短小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
                生于海拔1600—1800米的山脊地带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
                产于广西龙胜和四川南川金佛山。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经济价值 | 
                材质优良,可供建筑、家具等用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研价值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繁殖方式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枝叶 |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全株 |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  
      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