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
                伏毛肥肉草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
                Fordiophyton faberi  Stapf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
                野牡丹科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
                Melastomataceae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
                异药花属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
                异花药、酸猴儿、臭骨草、峨眉异药花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
                草本或亚灌木,高30-80厘米;茎稍肉质,四稜形,有槽,无毛,不分枝。叶对生,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7-16厘米,宽2.5-7厘米,边缘有细锯齿,5基出脉,叶面被紧贴的微柔毛,基出脉微凸,侧脉不明显,背面几无毛或被极不明显的微柔毛及白色小腺点。叶柄长1.5—4.3厘米,常被白色小腺点,仅顶端与叶片连接处具短刺毛。聚伞花序缩短成头状,有数花,顶生或上部叶腋生;花两性,紫色,花梗无毛;萼筒膜质,长7-10毫米,疏生短柔毛,裂片4,卵形,亦生短柔毛及睫毛;花瓣4,长8-10毫米;雄蕊8,不等大;子房下位。朔果倒圆锥形,顶端开裂;种子多数。花期8—9月,果期约6月。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
                生于海拔600—1100(—1800)米的林下,沟边或路旁灌木丛中,岩石上潮湿的地方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
                分布于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经济价值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研价值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繁殖方式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拍摄部位:叶、花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拍摄者:李小杰 |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  
      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