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囊瓣芹 |
| 拉丁学名 |
Pternopetalum vulgare (Dunn) Hand.-Mazz. |
| 科中文名 |
伞形科 |
| 科拉丁名 |
Umbelliferae |
| 属中文名 |
囊瓣芹属 |
| 俗名别名 |
踵瓣芹 |
| 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高25-30厘米。茎直立,1-2条,管状,少分枝,有短毛。基生叶有柄,柄长10-16厘米;叶三角状卵形,长1-7.5厘米,一至二回三出复叶,小叶纸质,卵形,长2-5.5厘米,宽2-5厘米,常2-3圆裂或深裂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粗圆钝锯齿,齿具细尖或芒刺,下面脉上及边缘有小刚毛。复伞形花序;无总苞;伞幅15-30,近丝状,长2-5厘米,不等长;小总苞片2-3,刚毛状;花梗2-4,长2-3毫米;花白色或淡紫色。双悬果卵状矩圆形,长约2毫米,宽不及0.5毫米,无毛。 |
| 生境 |
生于山谷、山坡灌丛中。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省。 |
| 经济价值 |
药用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