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救荒野豌豆 |
| 拉丁学名 |
Vicia sativa L. |
| 科中文名 |
豆科 |
| 科拉丁名 |
Leguminosae. |
| 属中文名 |
野豌豆属 |
| 俗名别名 |
马豆草(云南)、野麻豌(重庆)、大巢菜、野绿豆、野菜豆 |
| 形态特征 |
一年或二年生草本,高25-50厘米。茎四棱形,绿色,有黄色短柔毛。偶数羽状复叶互生,有短柄或近无柄,托叶戟形;小叶4-8对,顶端小叶片变为卷须,两侧裂片长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8-20毫米,宽3-7毫米,先端截形,微凹,有棘尖,全缘,两面疏生黄色柔毛。春季开紫色或红色花,1-2朵生叶腋,花梗极短,被黄色疏短毛;萼钟状,萼齿5,有白色疏短毛;花冠蝶形,旗瓣大,宽圆,先端微凹;雄蕊二体;花柱与子房垂直折曲,柱头有淡黄色髯毛。荚果扁球形,长4-5厘米,熟时棕褐色。种子8-10,圆球形,棕色。 |
| 生境 |
生于山脚草地、路旁或田中。 |
| 地理分布 |
广布于我国各省区,间有栽培。 |
| 经济价值 |
药用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 |
拍摄部位:叶、花
拍摄者:李小杰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