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毛萼香薷 |
拉丁学名 |
Elsholtzia eriocalyx C.Y. Wu et S. C. Huang var. eriocaly |
科中文名 |
唇形科 |
科拉丁名 |
Labiatae |
属中文名 |
香薷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半灌木,小枝近圆柱形,干时褐紫色,具条纹,被灰卷曲疏柔毛。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,先端急尖,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,边缘疏生圆齿状锯齿,上面榄绿色,被微柔毛或近无毛,下面灰绿色,被微柔毛及腺点,侧脉4--5对,与中脉在上面下陷下面明显隆起,细脉在下面清晰可见;叶柄上面略具沟,被小疏柔毛,下面圆形,被微柔毛。穗状花序于茎、枝上顶生,由具8--10花的轮伞花序所组成;下部苞叶多少与叶同形,上部者苞片状,长圆状或卵状披针形,花梗与序轴密被绵毛状疏柔毛。花萼钟形,外面密被绵毛状疏柔毛,间杂有淡黄色腺点,内面仅在齿上略被微柔毛,余部无毛,齿缘具小睫毛,萼齿5,披针形,等长。花冠黄白色,外面被短柔毛及腺点,内面在冠筒中部
以下有毛环;冠筒向上渐宽,冠檐二唇形,上唇直立,先端微缺,下唇开展,3裂,中裂片圆形,全缘,侧裂片较小,半圆形。成熟小坚果未见。花期9一10月。 |
生境 |
生于草地湿润处或山坡上,海拔2700—34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稻城、木里、盐源等地。云南西北部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