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无毛毛地黄鼠尾草 |
拉丁学名 |
Salvia digitaloides Diels var. glabrescens Stib. |
科中文名 |
唇形科 |
科拉丁名 |
Labiatae |
属中文名 |
鼠尾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直立草本。茎被长柔毛,叶通常为基出叶,间有茎生叶,叶片长圆状椭圆形,先端钝或圆形,基部浅心形,上面被疏柔毛,下面微皱,沿脉上被开展长疏柔毛,余部近无毛且密被腺点;茎生叶具短柄至无柄。轮伞花序4--6花,组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;苞片倒卵形或卵形,全缘,被长柔毛;花萼钟形,鲜绿色,外面被长柔毛,具紫脉,内面被小粗伏毛,萼檐二唇形,上唇宽三角形,边缘被长柔毛,先端有三尖突,下唇半裂成2齿。花冠黄色,有淡紫色的斑点,内面离基部5毫米有斜向小疏柔毛毛环;冠檐二唇形,上唇长圆形,先端圆形或微凹,下唇3裂。小坚果灰黑色,倒
卵圆形,腹面具棱,光滑。花、果期4--6月 |
生境 |
生于各地,海拔2300--25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雅江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