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康定鼠尾草 |
拉丁学名 |
Salvia prattii Hemsl |
科中文名 |
唇形科 |
科拉丁名 |
Labiatae |
属中文名 |
鼠尾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直立草本;根茎肥大。茎不分枝,略被疏柔毛。叶有基生叶和茎生叶,茎生叶较少,几全部为基生叶,叶片长圆状戟形或卵状心形,先端钝,基部心形或近戟形,边缘有不整齐的圆齿,纸质,两面被微硬伏毛,密被深紫色腺点;叶柄被微硬伏毛。轮伞花序2--6花,于茎顶排列成总状花序,苞片椭圆形或倒卵形,全缘,上面被微硬毛,下面有紫色脉纹和柔毛;花萼钟形,外被长柔毛,明显具深紫色腺点,萼檐二唇形,上唇半圆形,全缘,先端有3短尖头,下唇与上唇等长,半裂为2齿。花冠红色或青紫色,大型,外面被柔毛,内面在冠筒基部有疏柔毛环,冠檐二唇形,上唇长圆形,先端全缘或微凹,两侧折合,略作拱形,下唇3裂。花盘环状。小坚果倒卵圆形,顶端圆,黄褐色,无毛。花、果期7—9月。 |
生境 |
生于山坡草地,海拔3750--48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马尔康、大金、甘孜、德格、康定、雅江等地。青海南部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