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湖北山楂 |
| 拉丁学名 |
Crataegus hupehensis Sarg. |
| 科中文名 |
蔷薇科 |
| 科拉丁名 |
Ros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山楂属 |
| 俗名别名 |
猴楂子 |
| 形态特征 |
乔木或灌木,高3-5米;小枝紫褐色,无毛,有刺。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,先端短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有圆钝重锯齿,上半部有2-4对浅裂片;叶柄无毛。伞房花序,总花梗和花梗均无毛;花白色,萼筒钟状,裂片三角状卵形,全缘;花瓣卵形。梨果近球形,深红色,有斑点,萼片宿存,小核5。 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500-2600米的山坡灌木丛中。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在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江苏、浙江、四川、陕西。 |
| 经济价值 |
果可食或作山楂糕及酿酒。 在华东、华中地区或选择优良品种栽培为果树,或用作山里红砧木。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