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麻核栒子 |
拉丁学名 |
Cotoneaster foveolatus Rehd. et Wils. |
科中文名 |
蔷薇科 |
科拉丁名 |
Rosaceae |
属中文名 |
栒子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落叶灌木,高约3米;小枝红褐色,密被黄色糙伏毛,后脱落。叶椭圆形、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全缘,上面叶脉微下陷,下面幼时有短柔毛,后脱落;叶柄有短柔毛。聚伞花序,有花3-7朵,总花梗和花梗被柔毛;花粉红色;萼筒钟状,外面密生柔毛,裂片三角形;花瓣直立,倒卵形或近圆形。梨果近球形,黑色,小核2-4,背部有沟和浅凹点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400-3400米的潮湿地灌丛中、水旁及荒野。
|
地理分布 |
分布在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四川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