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垂头虎耳草 |
拉丁学名 |
Saxifraga nutans Hook.f. et Thoms. |
科中文名 |
虎耳草科 |
科拉丁名 |
Saxifragaceae |
属中文名 |
虎耳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。茎上部有短腺毛,下部无毛或疏生有长柔毛,疏生叶。基生叶5-10;叶片狭卵形或卵形,先端钝,基部宽楔形,两面无毛,边缘有睫毛;下部茎生叶似基生叶;中部以上茎生叶无柄,渐变小。花序有6-9朵偏向一侧的花,密生有短腺毛;花下垂;萼片5,直立,狭卵形,外面有短腺毛;花瓣5,黄色,矩圆形,长约9毫米;雄蕊10,较萼片稍长;心皮2,合生至上部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3600-4100米间山地草坡或林边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西藏南部、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