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大刺茶藨子 |
| 拉丁学名 |
Ribes alpestre Wall. ex Decne. |
| 科中文名 |
虎耳草科 |
| 科拉丁名 |
Saxifrag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茶藨子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灌木。枝节上有3枚针刺,针刺成三叉状,粗大;节间密生长刺毛或无刺毛。叶近圆形或圆形,常3裂,基部平截或稍心形,裂片顶端钝,两面疏生短柔毛而脉腋处的毛较密,或几乎无毛;叶柄有白色疏柔毛或短茸毛,常混生头状腺毛。花1-(2)朵单生枝端,绿色或带红色;萼片矩圆形,萼片及萼筒外面有腺柔毛;花瓣椭圆形,长为萼之半;雄蕊伸出花瓣外面,顶端有杯状腺体。浆果无毛或有稀疏的腺刺毛。花果期6-9月。 |
| 生境 |
生林下。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省区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