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苦荞麦 |
| 拉丁学名 |
Fagopyrum tataricum (L.) Gaertn. |
| 科中文名 |
蓼科 |
| 科拉丁名 |
Polygonaceae. |
| 属中文名 |
荞麦属 |
| 俗名别名 |
野兰荞、万年荞 |
| 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,高30-70厘米。块根类圆形或不规则块状。茎直立,分枝,绿色或略呈紫色,有细条纹。单叶互生,有长柄,柄的基部扩大抱茎;叶片宽三角形,长2-7厘米,宽2.5-8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心形,全缘;托叶鞘膜质,黄褐色。秋季开白色或淡红色小花,花序总状,花梗细长,花排列稀疏;花被5深裂,裂片椭圆形,长约2毫米;雄蕊8个,短于花被;花柱3,较短,柱头头状。瘦果卵形,有3棱,棱上部锐利,下部圆钝,黑褐色,有3条深沟。花期6-9月,果期8-10月。 |
| 生境 |
生于林边或山坡草丛。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东北、西北、西南各省区。野生或家种。 |
| 经济价值 |
药用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 |
拍摄部位:叶、花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