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康定灯心草 |
拉丁学名 |
Juncus kangdingensis K. F. Wu |
科中文名 |
灯心草科 |
科拉丁名 |
Juncaceae |
属中文名 |
灯心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高5.5—6.5厘米。根状茎短;茎直立,圆柱形,表面有纵条纹。叶基生和茎生;基生叶1—2枚;叶片两边内卷成细筒状,顶端钝圆;无叶耳;茎生叶1枚,着生在茎中部略上处,叶片线形,顶端钝。头状花序单一顶生,呈半球状,苞片3—4枚,宽卵形,背部隆起如贝壳状,褐色;花被片披针形,内外轮等
长,顶端圆钝,背部有稍隆起的1—3脉,禾秆色或呈红褐色,膜质;子房宽卵形,柱头3分叉。蒴果(未完全成熟)宽卵形至近球形,黑紫色有光泽;种子(未成熟)椭圆形,两端有翅。花期7月;果期8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约3400米的山坡、路旁、草地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康定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