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小石花 |
拉丁学名 |
Corallodiscus conchaefolius Batalin |
科中文名 |
苦苣苔科 |
科拉丁名 |
Gesneriaceae |
属中文名 |
珊瑚苣苔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无茎矮小草本,具匍匐茎。根状茎粗约2.5毫米。叶较小,全基生,匍匐地面呈莲座状,革质,卵形、三角状卵圆形,稀倒卵披针形或菱形,具短柄或无,幼叶密被白毛,叶面绿色,背面灰白色,密被白毡毛,侧脉在叶面显著凹陷呈扇状褶皱,背面突出,先端钝尖或钝圆,基部窄楔形,下延,边缘近全缘或具不规则波状齿,反卷,具白色睫毛如镶边状。花葶直立,生于中部叶腋,被柔毛;无苞片;花单生于花葶顶端;花萼钟状,5深裂,密被白色毡毛,花冠筒状,淡紫色、紫蓝色,外侧被柔毛,内侧被2条淡黄色髯毛及细斑纹或斑点;檐部二唇形,上唇2浅裂,下唇3中裂,子房卵圆球形,花柱微弯,柱头头状,雌、雄蕊均内藏;花盘小,环状,微裂。蒴果直立,长圆形或宽长圆形。花、果期6—8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000一2150米的岩石上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金川、汶川、茂县等县。分布于甘肃南部、西藏东南部、云南西北部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