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金花蚤草 |
| 拉丁学名 |
Pulicaria chrysantha (Diels) Ling |
| 科中文名 |
菊科 |
| 科拉丁名 |
Compositae |
| 属中文名 |
蚤草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半灌木;根状茎粗,有几个簇生和被密生长柔毛的芽;茎直立,高30-60厘米;叶芽被白色密毛。叶条状披针形至矩圆状披针形,基部圆形或稍心形,半抱茎,边缘有三角形齿或圆齿,上面被短糙毛,下面被柔毛和腺点。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和枝端,直径15-35毫米;总苞片多层,外层稍短,上部叶质,下部革质,外面被腺点和柔毛;内层除中脉外干膜质;舌状花黄色,顶端有3小齿;两性花细筒状,外面有腺点。瘦果圆柱形,有细条,被密粗毛;冠毛白色,后稍黄,外层有多数膜片,长约0.3毫米,内外有多数长毛。 |
| 生境 |
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广西。 |
| 经济价值 |
全草药用。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