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厚叶蛛毛苣苔 |
拉丁学名 |
Paraboea crassifolia (Hemsl.) Burtt |
科中文名 |
苦苣苔科 |
科拉丁名 |
Gesneriaceae |
属中文名 |
蛛毛苣苔属 |
俗名别名 |
厚叶旋蒴苣苔、岩白菜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无茎草本,高8—12厘米。根状茎粗壮,须根较多。叶全基生,厚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先端圆形或钝形,基部窄楔形,下延,叶面深绿色,近于无毛,背面淡绿色,密被白色或淡褐色毡毛,中脉及侧腺在背面均显著突出,边缘微反卷,除下部波状外,其余均具钝圆齿;叶柄较短,密被淡灰黄色或淡褐色绒毛。花葶单生叶腋,初被毛,后近于无毛,聚伞花序或二歧聚伞状,苞片线形,稀无;花萼小,5深裂,裂片不等长,线状披针形,被毛;花冠深紫色,漏斗钟状,檐部微唇状,5裂,裂片圆形,近等大;子房线状披针形,柱头微膨大;无花盘。蒴果,果瓣左旋,幼时紫红色,被毛;种子细小,多数。花期5—6月;果期7—8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500—1000米的沟边岩石上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巫山、酉阳、彭水、武隆、南川、涪陵、屏山、雷波、金阳等市县。分布于湖北西部、贵州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