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全唇苣苔 |
拉丁学名 |
Deinocheilos sichuanense W. T. Wang |
科中文名 |
苦苣苔科 |
科拉丁名 |
Gesneriaceae |
属中文名 |
全唇苣苔属 |
俗名别名 |
金丝还魂草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高10—15厘米。叶基生,叶片革质,窄卵形或长圆状卵形,边缘具缺刻状锯齿,顶端钝尖,基部圆形或阔楔形,对称或微不对称,叶面深绿色,光滑无毛,下面淡绿色,密被褐色多细胞毛。花葶4--5,生于叶腋,被褐色多细胞毛,聚伞花序二回分枝,花萼5裂,裂片披针形,被毛,花冠上唇圆形,顶端微蚀齿状,下唇3浅裂,中裂片宽卵形,侧裂片半圆形;子房瓶状,长于花柱,柱头小,不膨大;花盘杯状,边缘波状。蒴果倒披针形,种子纺锤形,褐色,光滑。花、果期7-8月 |
生境 |
常生于岩石干燥处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巫溪县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