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神农架唇柱苣苔 |
拉丁学名 |
Chirita tenuituba (W. T. Wang).W. T. Wang |
科中文名 |
苦苣苔科 |
科拉丁名 |
Gesneriaceae |
属中文名 |
唇柱苣苔属 |
俗名别名 |
舌唇苣苔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小草本,高1.5--3厘米。根状茎粗短,基生叶4—5枚,纸质,卵圆形或圆形,稀卵形,先端钝尖或圆形,基部阔楔形,全缘或具浅波状钝圆齿,背腹面均密被紧贴柔毛,侧脉3对;叶柄较短,花葶2—4枚,花梗密被柔毛;聚伞花序具1—2花,苞片小,对生,微呈三角形,花萼5深裂,裂片窄三角形或线形,外侧密被短柔毛,内侧无毛。花冠紫色,外侧被疏柔毛,内侧仅下唇下面被短柔毛,筒部细瘦,上唇2裂,下唇3裂,裂片窄倒卵形或长圆形;子房密被短柔毛,花柱被短柔毛,柱头2裂,裂片窄线形,花盘环状,边缘波状。果未见。花期5—6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370一1100米的岩洞或石缝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秀山。分布于贵州东北部、湖北西部、湖南西北部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