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美头火绒草 |
拉丁学名 |
Leontopodium calocephalum (Franch.) Beauv. |
科中文名 |
菊科 |
科拉丁名 |
Compositae |
属中文名 |
火绒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稍细,不育茎被密集的叶鞘,有顶生的叶丛。茎高10-50厘米,被蛛丝状毛或上部被白色绵毛。下部叶披针形、矩披针形或条伏披针形,长2-15 (20)厘米,宽0.2-1.2厘米,渐狭有长柄或在基部有长鞘部;中上部叶渐短,抱茎。苞叶多数,从鞘状宽大的基部向上渐狭,两面被茸毛,上面较厚或脱毛,开展成密集或有时分枝的直径约4-12厘米的苞叶群。头状花序直径5-12毫米;总苞长4-6毫米,被柔毛;冠毛基部稍黄色。瘦果被短粗毛。 |
生境 |
生草甸、坡地、湖岸、沼泽地、林缘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