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米面蓊 |
拉丁学名 |
Buckleya henryi Diels |
科中文名 |
檀香科 |
科拉丁名 |
Santalaceae |
属中文名 |
米面蓊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落叶半寄生灌木,无毛。叶对生,纸质,卵形至狭卵状披针形,顶端常变为红棕色、鳞片状骤凸尖,无毛,近无柄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;雄花小,绿白色,成腋生和顶生的聚伞花序;花被裂片4;雄蕊4,与花被裂片对生;雌花单生于枝顶或腋生,有时2-3朵成总状花序;叶状苞片4,位于子房上端,与4枚花被裂片互生,宿存,花后增大;子房下位,无毛。核果倒卵形或椭圆形,幼时具纵沟,无毛;顶端叶状苞片,长约1厘米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000-1400米的林中 |
地理分布 |
分布在陕西、山西、河南、安徽、湖北和四川。 |
经济价值 |
果实含淀粉,可盐渍、炒食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