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波缘楤木 |
拉丁学名 |
Aralia undulata Hand.-Mazz. |
科中文名 |
五加科 |
科拉丁名 |
Ara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楤木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小乔木,高达8米,胸径10厘米以上,树皮赤褐色。小枝具短而粗的皮刺,叶大,二回奇数羽状复叶,总叶柄无毛,疏生短刺;托叶和总叶柄基部合生,先端离生部分锥形;羽片有小叶5一15,基部常有小叶1对、小叶片纸质,较小,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先端长渐尖或尾尖,基部圆形,侧生小叶片基部歪斜,上面深绿色,下面灰白色,边缘有波状齿,齿有小尖头,无毛。圆锥花序大,一级分枝长达30—55厘米,伞形排列,密生黄棕色短柔毛或几无
毛,二级分枝顶端由3—6个伞形花序组成复伞形花序,其下为3至多个总状排列的伞形花序;花序梗被棕黄色短粗毛;苞片三角形,棕色,边缘有纤毛;花梗有黄棕色毛,小苞片长圆形;花白色;萼筒无毛,边缘有5个三角形小齿;花瓣5,长圆形,开花时反曲;子房5室,花柱5,离生。果实球形,黑色,有5棱;花期6—8月;果期10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800一1000米的密林中或疏林下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巫山、巫溪、雷波、会理、道孚等县。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