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沙针 |
拉丁学名 |
Osyris wightiana Wall. |
科中文名 |
檀香科 |
科拉丁名 |
Santalaceae |
属中文名 |
沙针属 |
俗名别名 |
香疙瘩 |
形态特征 |
常绿灌木,高2-3米;小枝具稜,无毛。叶互生,革质,矩圆状披针形,顶端锐尖,基部楔形,近无柄,无毛,中脉在下面凸出。花小,杂性,黄绿色;雄花2-4朵成聚伞花序,生于叶腋;花梗短;雌花通常单生;花被裂片3,三角形,镊合状排列,里面基部有一束毛;雄蕊3,花丝极短,药室2,平行;子房下位,柱头3-4裂。核果近球形或倒卵状球形,成熟时红色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600-2700米的林下、河岸或灌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在四川、云南、广西。 |
经济价值 |
根部含芳香油,味似檀香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