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罗伞 |
拉丁学名 |
Brassaiopsis glomerulata (Bl.) Regel |
科中文名 |
五加科 |
科拉丁名 |
Ara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罗伞属 |
俗名别名 |
鸭脚罗伞、柏那参、掌叶树 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可达20米;树皮灰棕色。枝具皮刺,幼枝被锈红色绒毛。掌状复叶,小叶5-9,叶柄无毛或顶端残留有锈红色绒毛,小叶片纸质或薄革质,椭圆形至阔披针形,或卵状长椭圆形,先端渐尖,基部通常楔形,稀阔楔形至圆形,边缘全缘或疏生细浅锯齿,幼时两面均疏生红锈色星状绒毛。圆锥花序大,下垂,主轴及分枝上有锈红色绒毛,花后毛渐脱落;伞形花序花序梗花后延长;苞片三角形、卵形或披针形,宿存,小苞片被锈红色绒毛,宿存,花白色,芳香;萼筒短,有红锈色绒毛,边缘有5小齿;花瓣5,长圆形,花蕾时被红锈色绒毛,开花时毛脱落至无毛,子房2室,花盘隆起,花柱合生成柱状。果实阔扁球形或球形,紫黑
色,花柱宿存。花期6-8月;果期次年1-2月 |
生境 |
生于海拔700—2000米的林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峨眉山、马边、叙永、筠连、合江等市县。分布于贵州、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。尼泊尔、印度、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