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短序鹅掌柴 |
拉丁学名 |
Schefflera bodinieri (Levl.) Rehd. |
科中文名 |
五加科 |
科拉丁名 |
Ara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鹅掌柴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12米。小枝棕紫色或灰褐色,幼时被星状短柔毛。小叶6—9,稀11;叶柄无毛,小叶片坚纸质至薄革质,长椭圆形、披针状椭圆形或条状披针形,先端长渐尖,或尾状渐尖,基部阔楔形至近圆,两面均无毛,稀下面有极稀疏白色星状短柔毛,边缘疏生细锯齿或波状钝齿,稀全缘,中央的叶柄较长,两侧的较短,无毛。圆锥花序顶生,主轴和分枝有灰白色星状短柔毛,不久毛脱落稀至几无毛;伞形花序数个总状排列在分枝上,稀单个顶生,苞片早落;总花梗、花梗均有灰白色星状柔毛,小苞片线状长圆形,外面有毛,宿存;花白色;萼有灰白色星状短柔毛,边缘有5齿;花瓣5,有羽状脉纹,外面有灰
白色星状短柔毛,后脱净;子房5室,花柱合生成柱状,花盘略隆起。果实长圆形或倒卵形,几无毛,红色,具宿存花柱。种子的胚稍嚼烂状。花期11月,果期次年4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600-1200米密林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南川、甘洛、峨眉山等市县。分布于贵州、云南、广西、湖北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