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南紫薇 |
拉丁学名 |
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Koehne |
科中文名 |
千屈菜科 |
科拉丁名 |
Lythraceae |
属中文名 |
紫薇属 |
俗名别名 |
马麻树光 |
形态特征 |
落叶乔木或灌木,高达14米;树皮薄,薄片状脱落,通常茶褐色。小枝圆柱状或具不明显四棱,无毛或稍被短硬毛。叶对生或近对生,上部的互生,叶膜质,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稀卵形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,上面通常无毛或有时散生小柔毛,下面无毛或微被柔毛或沿中脉被短柔毛,有时脉腋间有丛毛;花小,白色,组成顶生的圆锥花序,具灰褐色微柔毛,花密生;花萼有棱,5裂,裂片三角形,有或无柔毛,裂片间无或几无附属体;花瓣6,皱缩,有柄;花丝外轮较长,内轮极短,着生于萼片或花瓣上;子房无毛,5-6室。蒴果椭圆形,3—6瓣裂。种子有翅。花期7—8月;果期9一10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约1000米的山坡地,喜湿润肥沃的土壤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江油。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。日本琉球岛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