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毛臭椿 |
拉丁学名 |
Ailanthus giraldii Dode |
科中文名 |
苦木科 |
科拉丁名 |
Simaroubaceae |
属中文名 |
臭椿属 |
俗名别名 |
四川樗树 |
形态特征 |
落叶乔木,高达20米。幼枝红褐色或褐色,密被微柔毛。奇数羽状复叶;总叶柄绿色,密被短柔毛,小叶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近基部每侧有1--2粗锯齿,齿背有1腺体,边缘波状,上面深亮绿色,沿中脉及侧脉被小柔毛,下面淡绿色,疏被白色柔毛,尤以脉上较密;小叶柄被微柔毛,叶柄紫色,和叶轴均被微柔毛。圆锥花序,翅果。花期3—5月;果期7—9月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000--1500米的山坡疏林或灌木林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奉节、城口。分布于陕西南部、甘肃东南部和云南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