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蜡瓣花 |
拉丁学名 |
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 |
科中文名 |
金缕梅科 |
科拉丁名 |
Hamamelidaceae |
属中文名 |
蜡瓣花属 |
俗名别名 |
板梨子、中华蜡瓣花 |
形态特征 |
落叶灌木,高达6米,嫩枝、芽被柔毛。叶薄革质,倒卵形或卵形,先端急尖,基部斜心形,边缘有刺毛状锯齿,幼叶两面被毛,叶下面被星状毛,带褐色,侧脉7—9对,第一对侧脉第二次分支不强烈;叶柄被毛;托叶椭圆状披针形,外面无毛。总状花序,花序柄、花序轴被长绒毛;总苞片卵圆形,两面有毛,苞片卵形,外面有毛,小苞片椭圆形,早落;萼筒被星状毛,萼齿卵形,无毛;花瓣匙形,黄色;雄蕊短于花瓣,退化雄蕊2裂;子房有星状毛,半下位。蒴果近球形,被褐色毛。种子黑色 |
生境 |
生于海拔820—2320米的山地半阳坡林中、灌丛、沟边,常生于松树林下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平武、城口、奉节、石柱、康定、洪雅、雷波、德昌、米易。分布于湖北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