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红药蜡瓣花 |
拉丁学名 |
Corylopsis veitchiana Been |
科中文名 |
金缕梅科 |
科拉丁名 |
Hamamelidaceae |
属中文名 |
蜡瓣花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落叶灌木,高达5米。嫩枝无毛;芽无毛。叶倒卵形或椭圆形,先端急尖,基部心形,不对称,两面无毛或叶下面脉上有毛,边缘有刺毛状锯齿,侧脉6—8对,第一对侧脉第二次分支不强烈;叶柄无毛;托叶椭圆状披针形。总状花序,基部有1—2片叶,总苞片卵圆形,2—4片,外面无毛,苞片卵形,外面被绒毛,内有丝状毛,小苞片2,椭圆形,有毛,花序柄、花序轴均被绒毛;萼筒有星状毛,萼齿卵形,先端圆,外被毛,并有睫毛;花瓣匙形,雄蕊突出花冠外,花药红色,退化雄蕊2深裂;子房被星状毛,与萼筒合生。蒴果卵圆形,有星状毛。种子黑色,有光泽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200—2300米的阴坡、半阳坡的山脊至下部的沟谷林中、灌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城口、巫溪、巫山、石柱、南川、雷波、米易等市县。分布于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