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大齿三叉蕨 |
| 拉丁学名 |
Tectaria coadnatum (J.Sm.)Chr. |
| 科中文名 |
三叉蕨科 |
| 科拉丁名 |
Aspidi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三叉蕨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植株高50-90厘米。根状茎粗短,横卧,密生阔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亮栗色;叶片薄草质,两面生深棕色有节的短毛,下面较稀,卵状三角形,三回羽裂;基部一对羽片最大,三角状披针形,有柄;小羽片羽裂1/2-2/3;裂片披针形,略向上弯弓,全缘(偶有粗齿),有睫毛。叶脉网状,无内藏小脉或有单一的短小脉。孢子囊群圆形,生于裂片主脉两侧网眼内的短小脉上,各成1行,囊群盖大,圆肾形。 |
| 生境 |
生阴湿山谷石灰岩上,海拔650-1450米。
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于云南、四川和贵州;印.度支那,缅甸,印度,马来西亚,非洲也有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