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白背爬藤榕 |
| 拉丁学名 |
Ficus sarmentosa Buch.一Ham.ex J.E. Sm. Var.nipponica (Fr.et Sav.)Corner |
| 科中文名 |
桑科 |
| 科拉丁名 |
Mor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榕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木质藤状灌木。当年生小枝淡褐色。叶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,长7—12厘米,宽3—3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,叶面深绿色,无毛,背面灰黄色,干后灰白色,无毛,侧脉每边6—8条;叶柄长约1厘米,无毛;托叶披针形,长8—10毫米,外面被柔毛,早落。榕果成对腋生,球形,直径1一1.2厘米,表面灰白色,近无毛。 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500一1200米的石壁或山坡林中。 |
| 地理分布 |
产于西昌、会东、米易。分布于西藏、云
南、贵州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。印度东北部、不丹、日本均有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