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珍珠榕 |
| 拉丁学名 |
Ficus sarmentosa Buch.一Ham.ex J.E.Sm.var.henryi (King ex Oliver)Comer |
| 科中文名 |
桑科 |
| 科拉丁名 |
Mor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榕属 |
| 俗名别名 |
冰粉树 |
| 形态特征 |
木质攀援或匍匐藤状灌木;幼枝密被褐色柔毛和开展粗毛。叶革质,变异大,卵状椭圆形,有时为斜卵形,长8一12厘米,宽3—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至楔形,叶面无毛,背面密被褐色或锈褐色柔毛,基生叶脉三出,网脉在背面呈蜂巢状;叶柄长5一10毫米,密被锈褐色毛。榕果成对腋生,圆锥状卵圆形,直径1—2.5厘米,偶见有达3厘米的,表面密被褐色长柔毛,后渐脱落。花、果期夏、秋季。 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2300米以下的阔叶林中或灌木及岩石缝中。 |
| 地理分布 |
四川各地均有分布。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。
|
| 经济价值 |
瘦果可制冰粉;茎皮纤维制人造棉;全藤可制绳索。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