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黑足鳞毛蕨 |
| 拉丁学名 |
Dryopteris fuscipes C.Chr. |
| 科中文名 |
鳞毛蕨科 |
| 科拉丁名 |
Dryopterid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鳞毛蕨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植株高50-90厘米。根状茎斜升或直立,连同叶柄基部密生深棕色至栗褐色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基部常为褐色,基部以上棕禾秆色,直达叶轴疏生狭披针形至钻形小鳞片;叶片卵状矩圆形,纸质,沿羽轴下面疏生泡状鳞片(有时脱落),二回羽状;小羽片矩圆形,圆头,边缘有浅钝锯齿。侧脉羽状分枝。孢子囊群生于小脉中部,靠近主脉;囊群盖圆肾形。 |
| 生境 |
生疏林下或灌丛中。 |
| 地理分布 |
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区;日本,印度支那也有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