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裂叶榕 |
| 拉丁学名 |
Ficus gasparriniana Miq.var.laceratifolia (Lévl.et Vant.) Comer |
| 科中文名 |
桑科 |
| 科拉丁名 |
Mor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榕属 |
| 俗名别名 |
撕裂榕 |
| 形态特征 |
本变种的特征是叶菱形,背面微被毛,顶部两侧边缘具2—3对不规则齿裂。瘦果直径2.5—3.5毫米。花、果期5一6月。
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600—1300米的山坡灌木丛中或林中。 |
| 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盆地各地。分布于贵州、湖北、福建。不丹、印度东北部也有。
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