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印度榕 |
拉丁学名 |
Ficus elastica Roxb.ex Hornem. |
科中文名 |
桑科 |
科拉丁名 |
Moraceae |
属中文名 |
榕属 |
俗名别名 |
橡皮树 |
形态特征 |
大乔木,高达20一30米,胸径25一40厘米。树皮灰白色,平滑;幼时附生它树上,后成长为独立乔木;小枝粗壮。叶厚革质,长椭圆形至椭圆形,长8—30厘米,宽(4)7一10厘米,先端急尖至短渐尖,基部圆钝,全缘,叶面深绿色,有光泽,侧脉多数,明显;叶柄粗壮,长2一5厘米;托叶膜质,深红色,披针形,脱落后遗留一环状疤痕。榕果长圆形,长达1.5厘米,无总梗;雄花散生,具柄,花被片4,卵形,雄蕊1枚;瘿花花被片4,子房光滑,近球形,花
柱短,微弯曲。瘦果卵球形,表面有小瘤体。花期冬季。 |
生境 |
庭院栽培。 |
地理分布 |
原产于印度东北部(锡金邦)、缅甸、马来西亚北部、印度尼西亚(苏门答腊、爪哇)。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 |
经济价值 |
在未用巴西橡胶以前,曾从该树种中提取橡胶。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植株
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拍摄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