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披针新月蕨 |
拉丁学名 |
Abacopterispenangiana(Hook.)Ching |
科中文名 |
金星蕨科 |
科拉丁名 |
Thelypteridaceae |
属中文名 |
新月蕨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植株高1.2-2米。根状茎长而横走,偶有披针形鳞片。叶近生;叶柄长可达1米,淡红棕色;叶片纸质,干后往往呈淡紫色,矩圆披针形,无毛,单数一回羽状,中部以下的羽片的基部阔楔形,边缘具软骨质尖齿或大锯齿,顶生羽片同形,有长柄。侧脉间的小脉除顶部2-3对分离外,均联结成2行斜长方形网眼。孢子囊群圆形,生小脉中部或中部稍下处,无盖。 |
生境 |
生疏林下或路边,海拔190-36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河南南部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广西和广东;缅甸,印度北部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