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白异钟花 |
拉丁学名 |
Heterocodon brevipes (Hemsl.) Hand.-Mazz. Et Nannf. |
科中文名 |
桔梗科 |
科拉丁名 |
Campanulaceae |
属中文名 |
异钟花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铺地草本。茎通常5-7条,长8-40厘米,稍扁,有2条纵翅,无毛,短枝自叶腋生出,有2-4枚叶和1朵花。主茎的叶疏生短毛,变无毛;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形,长和宽7-12毫米,基部截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小牙齿;叶柄长1-9毫米。花小,近无梗;萼筒长1-1.2毫米,有10纵棱,沿棱有稀疏短毛或无毛,裂片5,狭三角形或狭披针形,长1.5-2毫米,每侧有1尖齿,无毛;花冠白色,钟状,长达4毫米,5裂近中部,无毛;雄蕊5,与花冠同生于萼筒上,长约2.5毫米,花药条状披针形,花丝下部稍变宽,有疏毛;子房下位,3室,胚珠多数,花柱稍伸出,3裂。蒴果以纵缝开裂。 |
生境 |
生海拔1300-2000米山谷草坡、沟边或林中。
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贵州西南部、云南、四川西南部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