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东北蹄盖蕨 |
拉丁学名 |
Athyrium brevifrons Nakai |
科中文名 |
蹄盖蕨科 |
科拉丁名 |
Athyriaceae |
属中文名 |
蹄盖蕨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植株高60-75厘米。根状茎斜升,密生黑褐色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深禾秆色,基部黑褐色,膨大而向下尖削;叶片厚草质,矩圆状卵形,三回羽裂,羽片密接,基部对称,平截,有短柄,下部1-2对略缩短;小羽片近平展,钝尖头,基部略与羽轴合生,羽裂1/2-2/3;裂片顶端有2-4个细锯齿,侧脉单一,伸入锯齿。孢子囊群生于裂片基部的上侧一脉;囊群盖条形,边缘啮断状。 |
生境 |
生混交林下,海拔270-12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陕西和四川北部;朝鲜,日本北部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