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高山蓧蕨 |
拉丁学名 |
Oleandra wallichii (Hook.) Presl. |
科中文名 |
蓧蕨科 |
科拉丁名 |
Oleandraceae |
属中文名 |
蓧蕨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植株高30-50厘米。根状茎长而横走,分枝,有密鳞片,鳞片卵状披针形,边缘有流苏状长睫毛,盾状着生。单叶,近生,薄草质,上面有短毛,下面沿主脉疏生披针形鳞片及灰白色短毛;叶柄以关节着生于叶足上,叶足长2-3毫米,隐没于根状茎的鳞片内;叶片披针形,基部楔形,先端尾状渐尖,全缘,有软骨质狭边。侧脉细密,并行,单一或从基部分叉,直达叶边。孢子囊群近圆形,生于侧脉的近基部,靠近主脉;囊群盖圆肾形,红棕色,稍有毛。 |
生境 |
附生干石坡上,海拔1920-2700米。
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西部、云南南部和西藏南部(亚东);越南,印度北部,缅甸北部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