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阴石蕨 |
拉丁学名 |
Humata repens (L.f.) Diels |
科中文名 |
骨碎补科 |
科拉丁名 |
Davalliaceae. |
属中文名 |
阴石蕨属 |
俗名别名 |
平卧阴石蕨 |
形态特征 |
植株高达20厘米。根状茎长而横走,有蜡质白粉和密鳞片,鳞片膜质,披针形,红棕色,盾状着生。叶远生,革质,叶柄棕色,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上,连同叶轴下面偶有一二鳞片;叶片卵状三角形,二至三回羽裂;羽片无柄,以狭翅相连,常向上弯弓,基部一对最大,三角状披针形,基部下侧一片小羽片最大,浅裂或仅顶部有粗钝齿。孢子囊群生小脉顶端;囊群盖半圆形,近革质,略有光泽,以阔基部着生。 |
生境 |
附生溪边树上或石上,海拔500-1900米。
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(峨眉山)、贵州和云南;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