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甘肃黄精 |
拉丁学名 |
Polygonatum kansuense Maxim. |
科中文名 |
百合科 |
科拉丁名 |
Liliaceae. |
属中文名 |
黄精属 |
俗名别名 |
臭儿参、野白芨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高30-50厘米。根状茎横走,肉质肥厚,淡黄色,有分枝,分枝基部稍膨大,上部细尖,形似“羊角”。茎直立,细弱,有纵棱,有乳头状短刺毛,基部第一叶单生,中下部成白色膜鞘,向上至中部第二叶有薄纸质带紫色的叶鞘;茎生叶常3片轮生,无柄;叶片厚纸质,伸直,条状披针形或近条形,通常长3-5厘米,宽4-8毫米,先端钝,基部渐窄,边缘多少反卷,上面绿色,下面灰白色,中脉突起,侧脉平行,上生乳头状短毛。夏季开紫色花,1-2或达4朵,腋生,总花梗有或无,与花梗共长约1厘米,果时总梗下弯,花被紫堇色带紫斑点,长1-1.5厘米,基部筒状,先端6齿裂,花丝短,着生花冠筒中部以下,花柱与子房近等长。浆果球形,粉红色。 |
生境 |
生于高山山坡林下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甘肃、四川、云南等省。 |
经济价值 |
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