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马?儿 |
拉丁学名 |
Zehneria indica Keraudren |
科中文名 |
葫芦科 |
科拉丁名 |
Cucurbitaceae |
属中文名 |
马?儿属 |
俗名别名 |
老鼠拉冬瓜、野苦瓜、扣子草、土花粉、土白蔹、野梢瓜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攀援或平卧草本,长1-2米;地下根膨大成一串纺锤形块根,大小相间;茎、枝纤细,有纵棱槽;卷须纤细,单一;单叶互生,膜
质,叶片多形,卵状三角形、卵状心形或戟形,不分裂或3-5浅裂,长3-8厘米,宽2-4厘米,上面深绿色,粗糙,下面淡绿色;顶端急
尖或稀短渐尖,基部弯缺半圆形,边缘微波状或有疏齿,脉掌状;夏季开花,单性同株;雄花单生或稀2—3朵生于短的总状花序上,花序梗丝状,极短;雌花与雄花生于同一叶腋内,单生或稀双生;花萼宽钟形,萼管短,萼齿5枚,小;花冠淡黄色,5深裂,裂片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;雄蕊3,2枚2室,l枚l室,有时全部2室,分离,花药卵状矩圆形或矩圆形,药隔宽,稍伸出;子房狭卵形,有疣状凸起,长
3.5-4毫米,径l-2毫米,花柱柱头3裂;浆果卵形或近椭圆形,长1-1.5厘米,宽0.5-1厘米,成熟后桔红色或红色,果皮薄,种子多数;种子卵形,扁平,灰白色,边缘不甚明显,长3-
5毫米,宽3-4毫米。花、果期4-10月 |
生境 |
生于低山区的林中阴湿处以及路旁、田边
及灌丛中 |
地理分布 |
产于我国四川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省、区,另在日本、朝鲜、越南、印度半岛、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也有分布 |
经济价值 |
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