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三棱枝秔子梢 |
拉丁学名 |
Campylotropis trigonoclada (Franch.) A. K. Schindl. |
科中文名 |
豆科 |
科拉丁名 |
Leguminosae. |
属中文名 |
秔子梢属 |
俗名别名 |
野蚕豆、风水消、三楞金刚、爬山豆、山落花生、三楞草、三棱枝爬山豆 |
形态特征 |
小灌木,高60-120厘米。小枝3棱。三出复叶互生;叶柄长,有1-3毫米宽的翅,无毛或有疏毛;托叶膜质,披针锥形,宿存;小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3-8.5厘米,宽1-2.5厘米,先端圆或微缺,有棘尖,基部近圆形。秋季开黄色花,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总花梗细长,有棱并被短柔毛;每苞片内1花,小花梗细;花萼有黄色长硬毛,萼齿上面2齿近连合,最下面1个较长;花冠蝶形,旗瓣先端尖。荚果斜椭圆形,长约7毫米,有毛,较宿萼稍长。 |
生境 |
生于山坡林下或草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省。 |
经济价值 |
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