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万寿菊 |
拉丁学名 |
Tagetes erecta L. |
科中文名 |
菊科 |
科拉丁名 |
Compositae. |
属中文名 |
万寿菊属 |
俗名别名 |
蜂窝菊、金盏菊、臭菊花、臭芙蓉 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,高60-100厘米。茎直立,粗壮,有分枝。叶对生,羽状深裂,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2.5-5厘米,边缘具尖锐锯齿,齿端有时具软芒,沿叶缘和叶背有油腺体散生。夏、秋开花,头状花序单生,直径5-10厘米,花序梗顶端较膨大如棒状;总苞杯状,苞片1列,合生几达顶部,长1.5-2厘米,有腺体,上部边缘具三角形齿裂;舌状花1列,多数,雌性,黄色至橘黄色,舌片基部有长爪;管状花两性;聚药雄蕊5,着生花冠管上;子房下位。瘦果的冠毛有2-3个呈短而钝的鳞片状,有1或2个呈长芒状。 |
生境 |
各地庭园均有栽培 |
地理分布 |
全国各地 |
经济价值 |
观赏、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种子繁殖,每年11月果实成熟,此时将种子采下,除去杂质,至明年3、4月播种,穴播,穴距1尺,穴深寸许,覆土3-5分,每亩需种量约500克左右。也可采用育苗移栽方法,于苗高3-4寸时移栽。生长期间,应中耕除草、追肥1-2次。第一次可在苗高3-4寸时进行,并结合匀苗、补苗,每穴留壮苗两株。第二次可在封垅前进行,追肥以人畜粪水为主。 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拍摄部位:花
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拍摄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