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 |
酸枣 |
拉丁学名 |
Zizyphus jujuba Mill. var. spinosus Bunge |
科中文名 |
鼠李科 |
科拉丁名 |
Rhamnaceae. |
属中文名 |
枣属 |
俗名别名 |
山枣、山酸枣 |
形态特征 |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1-3米。树皮灰褐色,有纵裂;幼枝绿色,枝上有直和弯曲的刺。单叶互生,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-3.5厘米,宽0.6-1.2厘米,先端钝,基部圆形,稍偏斜,边缘具细锯齿,3主脉出自叶片基部。夏、秋开黄绿色小花,2-3朵簇生于叶腋;萼片5,卵状三角形;花瓣5片,与萼互生;雄蕊5个,与花瓣对生;花盘10浅裂;子房埋于花盘中,柱头2裂。核果近球形或广卵形,长10-15毫米,熟时暗红褐色,果肉薄,有酸味,果核较大。 |
生境 |
生于向阳或干燥的山坡、山谷、丘陵、平原及路旁,常形成灌木丛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等省区。 |
经济价值 |
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用根蘖(从大酸枣根上萌发小酸枣苗)分株法繁殖。春季或晚秋,将大株周围的小树苗挖出分栽即可,容易成活,生活期间不需要特殊管理。 |
备注 |
|
图片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