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地盆草 |
拉丁学名 |
Scutellaria discolor Wall.ex Benth.var.hirta Hand.一Mazz. |
科中文名 |
唇形科 |
科拉丁名 |
Labiatae |
属中文名 |
黄芩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;根茎匍匐。茎上升或直立,连花序高5.5—38厘米,四棱形,具槽,密被硬毛,通常带红色。茎叶通常2—4对,密集于茎基部
如基生叶状,或彼此远离,叶片坚纸质,椭圆形、卵形或宽椭圆形,先端浑圆形或钝,基部心形或浅心形,边缘具波状圆齿,两面被硬毛;苞叶细小,草质,卵形至椭圆形。花对生,组成总状花序或圆锥状。花序长5—24厘米,花葶状;苞片小,狭卵形或卵形,全缘,被短柔毛;总梗与序轴均密被微柔毛;花梗通常带紫色,密被短柔毛。花萼外被短柔毛及具腺短柔毛,内面无毛,半圆形。花冠白紫,长0.9—1.2厘米;冠檐二唇形,外面疏被短柔毛及具腺短柔毛,内面被微柔毛或短柔毛,上唇盔状,先端微凹,下唇中裂片卵圆形,两侧裂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。雄蕊4,二强。小坚果成熟时褐色或棕褐色,卵状椭圆形,具瘤,腹面中央隆起,其上有一小果脐。花期6一11月;果期7一12月。 |
生境 |
生于向阳山坡草地上或路旁,海拔约20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盐边等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