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植物数据库 分类搜索
四川植物数据库
四川珍稀危特植物数据库
四川药用植物数据库
四川野生花卉植物
四川园林绿化植物
四川饲用植物
四川引种保存植物数据库
四川农作物种质资源
四川特异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
四川蔬菜种质资源
四川林木种质资源
四川草种质资源
杜鹃花种质资源数据库
四川彩色植物数据库
成都园林植物有害生物数据库
当前位置: >> 四川植物数据库

中文学名 麻竹
拉丁学名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
科中文名 禾本科
科拉丁名 Gramineae
属中文名 牡竹属
俗名别名 甜竹、斑竹
形态特征 秆高12—16(25)米,直径8—16(25)厘米,梢端向下垂悬;节间一般长24—30厘米,圆筒形,无毛,幼时密被白粉,纵细线棱纹不明显;箨环隆起,较窄,无毛;秆环平;节内密被保留较长久的厚白粉。秆芽扁桃形,贴生,边缘具灰色或灰黄色纤毛。分枝习性较高,秆之每节上具1—9枝分枝,其中主枝通常1一3枚,先端下垂。笋黄绿色或暗绿色;箨鞘早落,长圆状三角形,软骨质,黄褐色,先端两侧作弧形变窄,背面疏生易脱落的棕色贴生刺毛。边缘无纤毛;箨耳及鞘口两肩繸毛缺失,或箨耳极小,具数枚微弱繸毛;箨舌圆弧形或近截平形,口部有不规则浅裂齿;箨片外翻,卵状三角形至长三角形,边缘有细锯齿。小枝具叶9一13(20)枚;叶鞘无毛,叶耳及鞘口两肩繸毛缺失;叶舌圆弧形或截平形,口部常有微裂;叶柄初时下面具白粉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,纸质,先端渐尖,基部近圆形,下面初时 具灰色小硬毛,小横脉稍清晰,组成长方形,边缘有小锯齿。花枝无叶,每节上着生1一7枚假小穗,密被黄褐色柔毛。小穗红紫色或暗紫色,卵形,含6—8朵小花,成熟时各小花彼此张开,穗轴节间极短;果实未见。笋期7—10月。花期3—4月。
生境 垂直分布可达海拔1200米
地理分布 产会东、米易、会理等地栽培,成都望江楼公园有引种。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亦有栽培。
经济价值 食用、农具材料
科研价值
繁殖方式
备注
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