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龙竹 |
拉丁学名 |
Dendrocalamus giganteus Munro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属中文名 |
牡竹属 |
俗名别名 |
大麻竹、印度麻竹 |
形态特征 |
秆高20—30米,直径(15)20—30厘米,梢端下垂至长下垂;节间长30—50厘米,平滑,幼时被白粉,节下常被灰黄色小刺毛;箨环初时被黄褐色刺毛;秆环平;秆芽宽半圆形,贴生,近边缘具灰白色小刺毛,边缘具纤毛。分枝习性较高。在秆每节生枝条4一12枚,主枝1一3枚。笋淡黄绿色;箨鞘早落至迟落,三角形至长三角形,厚革质,背面被棕黑色分布不均匀的贴生刺毛,边缘无纤毛;箨耳不明显,与下延箨片相连,边缘常具黄褐色劲直或微弯曲之繸毛;箨舌截平形,边缘具劲直之流苏状繸毛箨片外翻,卵状三角形至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边缘具小锯齿略粗糙,在上部内卷为锥状。小枝具叶9—15枚;叶耳缺失,鞘口两启无繸毛;叶舌截平形,淡黄绿色,无毛;叶柄背面常被白粉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,纸质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稀阔楔形,下面被灰色微毛,边缘具小锯齿而甚粗糙。花枝大型,无叶或有时先端具叶,节下具白粉,全体被锈色柔
毛。小穗锥状圆柱形或锥状卵形,干燥时紫色,被微毛,先端尖,含5—8朵小花,成熟时诸小花间紧贴而不张开。果实长圆形,上部有短硬毛。笋期8—9月。花期5一11月。 |
生境 |
山坡、房前屋后 |
地理分布 |
我省宜宾、成都有引栽,云南西南部及台湾栽培甚广泛。 |
经济价值 |
实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