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华钩藤 |
拉丁学名 |
Uncaria sinensis (oliv.) Havil. |
科中文名 |
茜草科 |
科拉丁名 |
Rubiaceae |
属中文名 |
钩藤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藤本;小枝四棱柱形。叶对生,膜质,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10—14厘米,宽5—8厘米,基部宽楔尖;叶柄长10—12毫米;托叶近圆形,全缘,长6—8毫米,有时长达3.5厘米,宽达5—6厘米,通常外反。头状花序单个腋生,球形;总花梗长5—8厘米,中部着生几枚苞
片;花5数;萼檐裂片狭长椭圆形,长约1.5毫米,密被灰色小粗毛;花冠长1.2—1.4厘米,仅裂片外面被粉末状柔毛。蒴果棒状,长8—12毫米,被疏毛。花果期6—10月。 |
生境 |
生于中海拔的山地疏林中或湿润次生林下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广西、湖南、贵州、湖北、四川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