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漏斗苣苔 |
拉丁学名 |
Didissandra sinoophiorrhizoides W.T.Wang |
科中文名 |
苦苣苔科 |
科拉丁名 |
Gesneriaceae |
属中文名 |
漏斗苣苔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小灌木,高约60厘米,上部分枝;枝对生,疏生短毛。叶对生,有短柄;叶片披针形,长6—13厘米,宽1.6一3.5厘米,边缘有不明显小牙齿,上面有疏短伏毛,下面紫色,沿脉有极短的毛;叶柄长3一16毫米,有短毛。聚伞花序腋生,约有3花;苞片对生,近圆形;花萼长约8毫米,5深裂;花冠淡黄白色,漏斗状,长约4厘米,近无毛,上唇2裂,下唇3裂;花盘杯状;雌蕊无毛。蒴果细长,紫红色,长达9厘米。 |
生境 |
生海拔960—1200米山沟边或林下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