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光高粱 |
拉丁学名 |
Sorghum nitidum (Vahl) Pers.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属中文名 |
蜀黍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。秆直立,高60一150厘米,节上生白色柔毛,基部具鳞芽。叶鞘紧密包茎,上部有疣毛,鞘口有长柔毛;叶舌厚膜质;叶片线形,长10一40毫米,宽4—7厘米,两面生疣毛或无毛。圆锥花序分枝单一,不再分出小枝,长10一20厘米,主轴无毛,分枝轮生;小穗孪生,或三枚共生于顶端,穗轴和小穗柄两侧具棕色纤毛;无柄小穗卵状披针形,长4—5毫米,具棕色毛,二颖均革质,成熟后变成棕黑色;芒从第二外稃裂齿间伸出,长15—20毫米,棕色;有柄小穗略短于无柄小穗,雄性,颖草质,被短毛。花、果期9一11月。 |
生境 |
生长在海拔1000一2200米的山坡草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米易、西昌。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和南部。日本、印度、马来西亚、澳大利亚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颖果含淀粉可酿酒;秆叶作牧草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